迪文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5章划粥断齑窖金捐僧(第1页)

范仲淹手握滕子京的书信,回忆起政治风云中的跌宕起伏,自己和好友的人生际遇,不免感慨万千,他该如何勉励自己和朋友?岳阳楼记写什么怎么写?他没有急于动笔,反复揣摩,摹景状物,勾画于心。

九月,多日干旱少雨的邓州幸得喜雨,旱情解除,范仲淹的心情为之一爽。

九月十五日,秋风清扬,日光朗照,范仲淹危坐在花洲书院的春风堂里,眼前放着《洞庭秋晚图》。范仲淹想到本身为官多年,四周驱驰,刷新吏治的弘愿难以实现,不由感伤万千。

忽然,范仲淹百感兴发,神思泉涌!

“弄玉,笔墨伺候!”

“范公,笔墨早已备好,您请!”

春风堂前,他展纸走笔,一篇辞采华美、气韵生动的不朽之作喷薄而出,跃然纸上!

为楼作记而未登斯楼,这对作者来说是一种遗憾,也是一个难题。但对范仲淹这样的文章高手来说,这反而可以使他扬长避短,展开丰富的想象。范仲淹尽管没有去过岳阳,但他把从小在洞庭湖得到的一些细微的印象,加上他独有的政治情怀和文采结合在一起。

对岳阳楼的外观形貌,范仲淹惜墨如金,未作任何描述,仅以“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一笔带过。写“巴陵胜状”,也是避实就虚、大处着笔,寥寥数语后便以“前人之述备矣”一句作结。而在“阴雨霏霏”、“春和景明”两段可以借助记忆、展开想象的地方,则泼墨如注,恣肆淋漓。他借景抒情,转而述志,直至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百代绝唱。

三百六十八字的《岳阳楼记》,一气呵成!内容丰富,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文中,范仲淹颂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忧后乐”精神,不仅是对同样遭贬的好友的劝勉,也是他早年就有的宏伟抱负和多年执着的追求。

范仲淹“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范仲淹在未亲临其境的情况下,凭借自己丰厚的生活阅历和高明的写作技巧为岳阳楼留下了一篇千古美文,也为读者留下了一段文坛佳话。

自此以后,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了历代志士仁人的座右铭。后人不只赞美《岳阳楼记》构造严谨,字字珠玑,文情并茂,气焰磅礴,范仲淹的书法也为人们所称道。

经历了这一过程的弄玉,折服于范仲淹的文采,范公真乃文曲星下凡。

这一年,范仲淹的新婚妻子甄氏夫人,为他生下了第四个儿子范纯粹。

范仲淹一生大都在四处奔波中,无暇照顾家室。到邓州后,合家团圆,其乐融融。在新婚妻子的精心照顾和诸子随侍的亲情中,在众多文雅幕僚的陪伴下,度过了一生中极为难得的三年惬意时光。

范仲淹创办的花洲书院成了当时邓州的最高学府,范仲淹的儿子,后官至观文殿大学士的范纯仁以及官至崇文苑校书的张载、曾任邓州知州的翰维都是从这所书院走出去的学生。

在邓州,范仲淹经常到花洲书院讲学。看着台下一双双稚嫩的双眼,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

范仲淹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范仲淹高祖范隋,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任丽水县丞,时逢中原兵乱,遂定居吴县(今苏州市)。五代时,曾祖和祖父均仕吴越,父亲范墉早年亦在吴越为官。宋朝建国后,范墉追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大宋,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丁丑日(10月1日),范仲淹生于徐州节度掌书记官舍。

淳化元年(990年),范墉因病卒于任所。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得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在平江府(今苏州吴县)做推官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

后来,朱文翰召试馆职,授秘阁校理,去了京城。谢氏便带着仲淹来到了朱文翰的家乡淄州长山县。

谢氏是在朱文翰元配初氏亡故后进入朱家的继配正室夫人,她承担起朱文翰的家庭重担,要扶养初氏的子女、仲淹及自己在朱家所生子女。谢氏十分贤惠,朱文翰对谢氏母子也倍加恩宠,范仲淹本是异姓孤儿,朱文翰对其更是格外关照,范仲淹很早便随初氏的儿子一块入学读书。

谢氏以孟母自励,悉心教子;范仲淹以颜回自律,发愤成才。举凡古代刻苦攻读学有所成的故事,母亲和继父都对范仲淹一一讲过。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少年范仲淹心知肚明。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范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

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范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

为了读书方便,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他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

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坡坡岭岭,沟沟坎坎,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这就是“断齑”,齑就是切成碎末的韭菜、葱蒜等。

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成年后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一天,范仲淹房中读书,突然,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跳进粥锅,“吱吱吱”地乱叫。

范仲淹忙将老鼠驱赶出去,两鼠慌忙逃出洞外,钻到荆树两侧。范仲淹追到树下,见一侧鼠洞闪着黄光,一侧鼠洞闪着白光。

他很惊奇,取来铁锹挖开一侧鼠洞,下面竟然是一个大地窖,扒开土石,却是满满一窖黄金,他随手埋好。又挖开另一侧鼠洞,见是一窖白银,仍不动分文,埋好如初,复回洞中挑灯夜读。

范仲淹离开寺中三十年后,醴泉寺遭受火灾,慧通大师不忍寺庙毁在自己手中,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边的范仲淹求援。

范仲淹询问了寺庙的情况,热情款待来人,但只字不提援修寺庙的事情,临走时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的茶叶,让来人回复慧通大师。

庙中和尚听说范仲淹闭口不提修庙一事,心中愤然。

一天,慧通大师展开信,见是一首五言诗:“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济僧人。”这才知道范仲淹的深意。

慧通等人对范仲淹不贪财货、密覆不取的高尚品格更添无限敬意,用所掘金银修缮寺庙,醴泉寺得以复兴。

这便是范仲淹“窖金苦读”、“窖金捐僧”的故事。

重新加载2007  洪荒之龙神雷泽  恶龙出山,嗷呜  集结地枪声  校园暴君  无双女帝之美男盛世  山居笔记  兽人之华音  月之朦  末日之门  GV男优  春风不渡客  子不语  妖魔遍地世上竟只有我一个修仙者  让你修仙,你卷哭全修仙界!  巫女创世纪  仙将册  独臂剑尊  破墙者:我要回家找妈妈  此生为君留  

热门小说推荐
真香实录

真香实录

作为一个无节操无底线无尺度的三无大龄少女,男人于她而言不过是解决生理需求的生活用品,所以她并不在意他们视她如玩物,将她介绍给别人,搂着名门千金假装不认识她,故意贬低她否认与她的情史,利用她欺骗她甚至当众羞辱她。她很懒,懒得跟无所谓的人计较太多。但,等她识趣地走人了还指望她乖乖躺回他们身下?他们以为全世界的男人只有他们才长了根能用的东西?她只想说,呵呵。Nph文,6个男主,有处有非处,伪骨科。已完结~感谢所有妹子们!...

大小姐的近身狂医

大小姐的近身狂医

左手生,右手死,他是阎罗在世!美人在怀,佳人在抱,他是情圣重生!一个初入都市的江湖少年,凭借逆天医术,从此纵横都市,逍遥花丛!...

我的绝色美女房客

我的绝色美女房客

这小小的四合院,住着一群租房客,而陈阳则是房东。...

发个微信去天庭

发个微信去天庭

当秦奋手机微信摇出了天庭朋友圈,他发现自己的人生变了,但天庭的变化更惊悚。想要金点子,行,拿东西来换,我不挑食。超市,串串香,等一系列熟悉的东西对原有的天庭造成了冲击。秦奋看着天庭的物产,发现自己似乎要发了。种田,数钱,好多事要做。我是先吃蟠桃呢,还是九转金丹。签已过,人品嘛,我很有节操可以吗?求点求收求票票,求包...

都市寻艳录

都市寻艳录

身世坎坷历经沧桑人间情意究竟为何物?妈妈是什么?奶奶是什么?姑姑婶婶又是什么?也许,都是女人罢了。你们给了我们生活的必须,但是她们没有给我们家庭的温暖,因此从理智上我们应该感激你们的,可是感情上很多时候是会出现偏差的。我喜欢熟女喜欢年龄稍大的女人当然是女人我都会喜欢当然是那种好女人...

通天武尊

通天武尊

他是绝世炼丹天才,因生来不能修炼武道,遭到自己最亲近的女人背叛杀害,转世重生于一个被人欺凌的废材少年身上。废材?天才?笑话,这万界内没人比他杨辰更了解培养天才!武道?丹道?双修又有何难!成就妖孽之道一路逆袭!极我逸才铸神体,荡尽不平!以我璀华炼仙丹,万界颤抖!...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